从冬奥运动员的激情谈如何激发员工活力

伴随着一片雪花的飘舞,2022年北京冬奥会带着惊喜拉开梦幻的序幕,于是和冬奥相关的一切都瞬间变成了顶流:“一墩难求”的冰墩墩、超越自我一跃夺冠的谷爱凌、挑战极限4A成就完美自己的羽生结弦、千里走单骑追寻冬奥梦的面包师……

在被运动员们的热情感染到热血沸腾的同时,作为管理者也不免感慨:如果我们的员工对工作能有如此热情,我们大概做梦也会笑醒吧。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活力,让员工对组织目标有如此的热情呢?


个体为什么愿意对组织目标做出贡献?

首先,我们必须要问自己“个体为什么愿意对组织目标做出贡献”?

“若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员工超然的热情,我们必须先想清楚“为什么”、“凭什么”、“我们能给人家什么”。个体愿意对组织目标做出奉献这主要源于组织与个体就满足感做了交换。如果组织不能给个体带来满足感,个体其实不会愿意做交换,也不会愿意去主动协同,更不要谈付出全部的“热情”。意愿是组织内外高效协同共生的基础。在协同共生管理模型中,协同共生意愿就是指组织内外成员对整体目标做出贡献的意愿。培养和激发协同共生意愿,需要挖掘意愿背后的动机与个体目标。

理论研究表明, 人的动机可以细分为很多不同类型。它们通常被归为两类: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是基于外部奖惩、控制等决定个体行为的驱动力,内部动机是自发的、驱使自己从事某种行为的内部力量。外部动机关注外在因素,如奖惩、规则等,在此动机作用下,个体展现的多是服从行为;内部动机关注工作、行为本身,重视乐趣和自主,在该动机驱动下,个体会对自身行为赋予更多承诺,产生主动性行为。

外部动机是部分自主和外部驱动的,内部动机是高度自由和自我决定的。依据自主性在动机中占比的提升,自我决定理论的奠基人、开创者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安提出,外部动机可以分为外部调控、内摄调控、认同调控和整合调控这四个类型,外部动机与内部动机、去动机共同构成了个体的行为动机连续体,这为协同共生理论研究与实践管理提供了基础范式。

综上研究让我们认识到,只有充分激发个体的内外部动机时,才能诱发个体产生更高的协同意愿与绩效。如果要提升个体的协同共生意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培育个体的内部协同共生动机,并通过适当的外部刺激来提升其协同共生意愿。


如何通过提升内外部动机激发员工活力?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一方面要确保给予组织成员基本的物质激励、资源支持,以提升个体能力所需要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还需要消除那些控制性的奖励,增加信息性的反馈或奖励。 同时,在个体协同工作中,组织或管理者可以对工作进行再设计,让工作变得有趣和高自主性,并及时为组织成员提供社会性支持这能增强个体协同共生的内在动机,满足个体对能力、自主与联结的需求。

优秀企业的激励机制设计一般都会涵盖对这两方面动机的满足。以华为为例,华为虽没有直接考核员工的动机,但在激发个体协同行为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上做了有效的激励设计。在外部动机方面,华为制订了员工持股计划,基于个体业绩考核和持续贡献的价值进行分配,坚持按劳取酬,多劳多得原则并实现淘汰制,这使得华为在外部奖惩上保障员工能获得与其对组织贡献相匹配的利益或惩罚。在内部动机方面,华为让员工保持饥饿感危机感使命感,激发他们主动工作与努力奋斗。

协同共生意愿培育的核心是充分激发组织中个体协同共生的内在动机,让组织协同共生的文化、制度或机制等外部力量逐步内化为个体内在动机的一部分。如何培育、提升协同共生意愿?巴纳德采用诱因与贡献逻辑进行了解答,即组织协作共生体系如果要正常运转,就需要满足“诱因≥贡献”。诱因既可以是物质因素,也可以是精神因素;贡献是个体为组织目标做出的努力与牺牲。当组织成员在集体行动中其个体需要或目标得到满足时,个体工作就是有效率的,而整个协作共生系统也会更有效力。对应动机分析框架,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组织提供的诱因要能形成促进个体协同共生行为的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打造员工与组织价值目标一致的协同共生战略

当各主体在目标方向上达成一致,感知到完成整体目标有助于实现自身目标时,就会形成目标认同感,并因此产生主动协同共生的心理基础,产生内在动机并表现出真正的热情和活力。华为、腾讯、阿里巴巴等领先企业的管理实践也表明,建设协同共生目标体系,构建组织间分享、交流的技术平台,能够获得协同共生的价值。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都证明:当组织实现协作时,组织就具有有效性;当组织成员的个体意愿、个体目标满足程度较高时,组织的能率较高。

从管理的视角来看,问题的焦点都会落在领导者身上,也就是文章最初提到的希望激发员工活力和热情的“我们”身上,领导者对于协同共生绩效影响甚大。特别是在组织变革与冲突管理中,协同共生意愿的达成是管理者促进转型与解决矛盾的关键。领导者需要关注如何让自己真正具有领导者的权责,如何把不同意愿的组织成员联合起来并形成集体行动的内在动力。 领导者展现的一切都深刻影响着员工和整个组织,他的协同共生观念、协调行为以各种无形或有形的方式都影响着其他个体。

作为领导者,关注每一个员工最深层的价值诉求、以合适的内外部激励方式把个人内外部价值诉求的满足途径与组织价值诉求统一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打造员工与组织价值目标一致的协同共生战略。

以一份“利他”的心态在“共生”的路上成就“共赢”的结果,或许才是一个理性“利己”主义者最智慧选择。愿以我们的热情,点燃更多热情;愿以成就每一个梦想,成为我们的梦想。

元道咨询

2022年3月初

北京管理科学学会会员
二维码/QR CODE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苏仁芳
电话 18701099729
邮箱 surenfang@oriord.com
文霞
电话 18600117100 (微信)
邮箱 wenxia@orior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