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驱动的流程设计

企业从创业转向规模化发展时,有效的规模化复制有赖于“每次业务活动的执行都是******实践”,承载******实践方法和规则的载体就是流程。流程对规模化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战略落地的重要工具。从推倒部门墙、提高协作效率,到提升业务价值、控制业务风险,再到******实践复制迭代和数字化转型都需要流程作为支撑。流程是意识到行为的跨越,是规模化企业有效管理的开始。流程不是人为设定条条框框,而是对******的协作方式和活动要求进行本质还原和描述,正如《大学》中的一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既然流程这么重要,那么如何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让我们以终为始,进行“价值驱动的流程设计”。

价值驱动的核心流程

在一个企业里面,通常我们会关注收入、利润、客户满意、市场占有率等经营目标。这些目标的达成程度体现了企业与市场发生有效价值交换的能力。从我们识别市场的需求,到产品卖出去,把钱收回来,再到维持交换关系,我们需要厘清价值通过哪些关键过程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把市场作为起点和终点,可以识别从外部到外部,端到端的活动,通常,我们把这些活动归纳为5个一级核心流程。

Idea to Market,即创意到产品上市,这个流程支持企业基于市场环境分析和客户洞察,推进前瞻技术、先期工程和产业化开发。在产业化开发层面,执行产品组合规划,进而推进产品立项、概念、设计、开发、测试和产品导入、上市,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直至产品退市。一旦产品被开发出来,产品的目标客户、市场容量、价位、成本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创意到产品上市构成企业盈利的基础,与产品生命周期收益、产品边际贡献相关。

Marketing to Lead,推动市场营销到线索生成,通过情报分析、客户洞察等分析制定、调整营销策略;通过营销要素组合(产品、价格、渠道、市场沟通、全渠道体验)的执行,提升客户知晓度、认知度、美誉度,获取更多销售线索。

Lead to Order,指线索到订单,通常包括线索管理、商机管理、合同签订。线索到订单也可以被称为销售订单,是形成合同销售额和合同利润的关键。

Order to Delivery,指订单到交付,在规模化产品经营的企业通常包括订单处理、产销协同、排产、备料、生产、交付、出厂物流,在解决方案类企业中通常包括订单处理、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无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要关注业财融合。是实现和确认收入、利润的关键。

Delivery to Customer Care, 客户关怀与服务流程,在完成首单销售后,企业仍然要维护长期可盈利的客户关系。此流程支持客户服务、客户资产管理(如账户续约、设备保修期记录、运维等)、服务营销和后续线索和商机的转化,对满客户满意度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这五个核心流程包括企业与外部完成价值让渡的基础活动,具体需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里举两个例子:

比如对于销售解决方案的B2B企业而言,由于客户数量有限,要紧贴客户需求,以设计精良的销售流程促成可盈利、可交付、可回款,这就要求交付团队需要提前卷入到销售过程中,线索到订单与订单到交付被进一步整合成LTC—线索到回款,这在华为的实践中得以充分体现。

对于销售规模化产品的B2C(面向消费者)企业而言,当下市场营销和销售、售后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根据企业的业务管理需要,也可以把市场营销到线索生成、线索到订单、以及客户关怀与服务做进一步整合。

对于需要渠道经销/分销的企业而言,渠道管理是线索到订单的使能流程,它为线索到订单流程提供直接支持。企业依据渠道经销/分销和终端零售的重要程度不同,可以考虑把渠道管理和零售升级为一级流程,这也在华为终端有实践。

需要说明的是,核心流程或者说主流程是个相对的说法,对于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使能流程,而对于人力资源来讲,招聘、绩效激励和人员发展是主流程,而员工关系管理是支撑流程(使能流程);

价值驱动的企业管理和资源管理流程

除企业核心流程外,通常还有企业管理流程和资源管理流程。在华为也称为支撑流程或使能流程。

企业管理流程主要用于把控方向、规定哪些红线不能踩。比如战略管理、合规管理、风险控制、质量管理等等。

资源管理流程用于为一线打仗提供辎重和炮弹,比如人力资源、财务、采购、公共关系、IT系统等。

企业分为三个流程组,使得支持企业收益的主航道清晰展现,同时平衡资源分配与有序发展。三个流程组在流程管理上也有实际优先级意义。

比如,主流程要符合企业战略,不能踩企业红线(硬性的政策法规或业务规定),当主流程与企业管理流程发生矛盾时,要有据可依的遵从企业管理流程;而包含人、财、物等的资源管理流程组,则需要在资源可以支持的前提下(如年度预算范围内),支持主流程进行资源获取、分配、收回,当主流程与资源管理流程发生矛盾的时候,应在预算范围内以主流程效率效能为要。



流程的分级管理


通常流程被分为6级来管理。一到4级指的架构层,管理做什么,5级、6级流程在执行层进行描述,管理怎么做。

一级流程指的是上面介绍的核心流程、企业管理流程和资源管理流程,以职能为主进行整体规划,体现的是企业的价值链和职能划分,仅说明流程覆盖了哪些高层次的业务能力。


二级流程通过对一级流程进行分解获得,需要承接业务能力,是一级职能下的总体能力划分。也就是说,为了达成一级流程的目标,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做哪几件重要的事情。二级流程的分解需要贴合商业模式进行设计。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内容包括:通过什么渠道,把什么产品卖给客户,以及客户价值诉求、客户关系、合作伙伴、关键活动、关键资源等,具体可以参考商业画布的九宫格。商业模式中所有的对象(比如渠道、产品、客户)以及对象之间的交易(比如销售)都需要被管理。比如,如果我们用了电商,就需要确保在流程中有管理电商建设、运营的模块;如果我们用了传统渠道,就需要确保在流程中有传统渠道规划、渠道拓展、渠道运营、渠道培育、渠道绩效管理的模块。二级流程划分不是简单的把鸡蛋丢在篮子里,或者切豆腐块,而是检视达成战略目标、实现商业模式所需关键活动的重要步骤。关键活动得有组织来负责,二级流程已经和组织设计有关系了,可以关联到组织职能。


三级流程通过二级流程进一步分解获得,部分复杂的事情,会被拆解到四级子流程。三级、四级流程架构需要列出哪些主要活动支撑上级能力。三级、四级流程架构,也称末端流程架构,并非越细越好。末端架构设计的颗粒度要与基层管理者的业务、财务关键控制点综合考量。比如,在某房屋中介做项目的时候,我们问区域经理,您手上有那么多经纪人,每天那么多人看房、签单,您都主要看哪些节点来管理销售团队的进展呢?区域经理说,我就看三个点,多少人进店了、多少人看房了、多少人签单了。于是,我们的末端流程架构也这样来切分。末端流程架构的划分,会赋能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影响基层工作衡量指标监控和上报的口径。


无论有没有四级流程,大部分末端流程(三级或四级流程架构中的模块)会被展开为执行层流程,也称为5级流程。为什么是大部分呢?有些尚在探索的业务,或者说,只能用探索方式达成的项目,我们要保留创新的柔性,避免强行把这些业务框定在既定的细节中。5级流程通常用基于角色的泳道图来展示。注意是角色不是部门。在有不同城市公司,或国家代表处的企业,通常不同区域的组织依照区域规模会略有差别,规模大管理精细,规模小一人多岗。基于角色拟定流程,可以支持同企业不同分支机构下,可依据组织结构灵活适配流程。流程活动匹配到执行角色即可,一个岗位可以对应一到多个角色,一个小部门可以对应多个岗位,不需要所有分支机构统一成一样的组织结构。当然,如果不涉及多区域的情况,基于组织拟定泳道图也是可以接受的,除了组织调整后要修改全套相关流程外,几乎没有其它不良影响。

价值树

价值树是将公司战略目标与核心衡量指标分解到部门的一个工具,以此找到实现企业目标的路径和所需活动,高阶的指标对应高阶流程,低阶的指标对应低阶流程。通过逐层的对企业目标进行分解,定义出关键指标以及实现该指标的关键活动,这称为价值杠杆识别

价值树可以帮我们更好的定义流程或流程架构中的价值杠杆。首先,我们要根据公司的战略来明确流程的核心目的或者期望达成的结果,核心目的可以是一个或者是有限几个,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当期的业绩表现以及未来的增长。比如提升销售效能加强业务发展。之后我们可以由顶层节点逐步向下分解,从顶层结果拆解到子结果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架构KRA(Key Result Areas)了。KRA的格式通常是动词加目标明确KRA之后我们就要给这些关键结果匹配衡量指标每级KRA都可以有对应的衡量指标。核量指标中的一部分可以被选做KPI


拆解价值可以用公式法或者假设法。公式法通常和财务有关,比如利润=收入-成本-费用。假设法没有严谨的公式作为支撑,要依靠团队智慧来逐层拆解。这些期望的业务结果或者是目标,要不断的被拆解,直到可以找到一个流程活动可以与之对应。价值可以从顶层开始改成提问的方式,比如如何提升销售效能?如何提升销量等等用这种问题方式展示的价值也被称为问题树,问题和五个Why背后的逻辑类似通常被用来解决业务或者是流程中出现的问题。除了定义流程中的价值杠杆价值或者是问题还可以被用来提供现状摸底的框架思路,帮助问正确的问题以便有效的找出需要优化的业务活动


价值和问题分析,对于企业级流程级部门级都可以适用,通常公司级价值树拆解到与部门活动相关的因子,比如销量、销售额而流程级价值,拆解到基层管理人员可控的层级,比如进店数量部门价值拆解到按角色可以响应的执行层级,比如进等待时长。价值拆解的时候,定性或者定量都可以。衡量指标最好定量,有时候不是所所有的定性结果都可以衡量,因此不是所有的KRA都会有对应的衡量指标。


敲黑板:

在企业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拆解价值树,将重要的价值杠杆,或差距较大的指标所对应的活动固化到流程中。

制定流程架构的意义

流程架构不仅仅是把一整块豆腐切分成豆腐块。在每级流程架构上,都要匹配流程负责人、流程目标、流程控制点。流程控制点可以来自内控、审计、质量、合规、防错的要求,以及对******实践的萃取。而******实践可以来自本企业、竞争对手、或者异业跨界学习。

流程架构的划分,有助于澄清部门职责范围,厘清部门接口,并达成一致认识;也有助于明确流程目标、期望达成结果,“以终为始”;流程架构是内外部控制、质量体系、审计的“地图”,数字化规划的输入,进而避免数字化生搬硬套,业务、数字化两张皮。


根据流程架构匹配目标、控制点,基层人员设计执行层流程时,就可以制作出符合战略要求的末端流程,从而促进以终为始进行可执行层流程设计:确保价值杠杆、流程控制点有效落地,持续固化******实践,去除浪费、去除冗余、固化纠错方案。

如果说流程架构是一个修剪后的树干,执行层流程就是基于修剪后的树干,按照期望的形态长出的叶子、果实。执行层流程可由贴近一线的人员根据一线的情况实地设计,灵活、接地气、不会长歪。


流程的框架是承接企业价值,将利于企业价值实现的活动和******实践固化为企业基因,并用于持续复制和迭代的关键。


总结:

1. 企业的目标可以被层层拆解;

2. 流程架构中的模块要对应特定目标的达成,高阶流程对应高阶目标,低阶流程对应低阶目标;

3. 末端子目标应对应到业务活动,承载目标的业务活动应被固化到流程中;

4. 流程的本质是固化******实践,支持高效能(有效、高效)业务活动复制,从而支持企业目标实现,并非单纯以管控为目的。

北京管理科学学会会员
二维码/QR CODE
联系方式/ Contact us
苏仁芳
电话 18701099729
邮箱 surenfang@oriord.com
文霞
电话 18600117100 (微信)
邮箱 wenxia@oriord.com